面向教育現代化,素質教育再出發
發表時間:2017-11-17 來源: 瀏覽量🙇🏿♂️:次 2017年將製定實施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是一個面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核心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面向2030👷🏼♂️🏂🏼,作為中國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主題的素質教育,如何謀篇布局,穩步推進,落在實處👂🏻,需要系統思考🥚。
時代呼喚加強素質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四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素質教育就像一條紅線貫穿其中🧧,一次比一次講得更重要、更全面🍄🟫、更深入🦾。在1985年5月召開的第一次全教會上,鄧小平同誌說🧒🏿,“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這段話被教育界公認為是素質教育思想的源頭🤏🏿。會後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第一個標題就是“教育體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4年6月召開的第二次全教會明確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的素質教育概念🌘,即“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1999年6月召開的第三次全教會的主標題為《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素質教育的地位更加凸顯🧕、鮮明🙋🏿👩🏽🍼、重要。2010年7月第四次全教會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素質教育思想一以貫之🏊🏽♂️,突出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回顧四次全教會,素質教育始終貫穿於黨和國家的教育大政方針中,並在教育改革發展的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逐步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話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現實需要推進素質教育 審視我國目前高等教育現狀🦅,一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以大基數👨🏼🦳、高速度🦺、低成本為主要特征實現了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的階段性的轉變🙍♂️,使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高等教育辦學體製和管理體製都已發生了巨大變革。但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仍然滯後。“素質教育”概念提出時高校存在的“一過四偏”的問題(人文教育過弱🧷、教學內容偏舊、教學方法偏死、專業口徑偏窄👨🏻⚖️🧑🏽🍼、外語水平偏低),這些問題今天依舊沒有徹底根除。對此🫴,我們要繼續推進素質教育。面向教育現代化😛,素質教育要再出發!
素質教育要再出發 素質教育再出發,要著眼於加強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專業技能素質以及身體心理素質這四方面的素質,使學生個人素質達到全面提升🚾。
第一,著眼於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認真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對個人來說,正確的價值觀念、道德品質特別重要。素質教育就是要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對社會來說,青年一代的價值取向,特別是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明天社會的整體性價值取向🧖🏽♂️🗳。加強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重點就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於辦學育人的全過程。當前🫴,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以此推進素質教育再上新臺階🔤。
第二🏋🏼♀️,著眼於提高文化科學素質和專業技能素質🧲,建立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製度。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向課堂教學要質量,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建立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製度✧。教學內容要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這裏的“文化”,既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包括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同時🥅🦚,高校也要增強大學生的國際理解,把文化自信與國際理解統一起來。
第三,著眼於提高身體心理素質⛸🤷,更加重視體育和美育。體育和美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在今天的大學裏,體育和美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2015年修訂的高等教育法已將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針的表述中,反映出國家的意誌和要求。為此🏨,我們要依法切實抓好體育、美育。
第四,著眼於提高素質教育水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同時還要看到信息化帶來的一些值得重視和研究的新問題。如學生在紛繁的信息世界中如何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一运动如何把價值導向正確的信息主動及時地、更有針對性地“推送”給學生🧒🏼。這些都需要素質教育適應變革、積極應對。
素質教育事關教育改革發展的全局,事關教育現代化的戰略方向。面向2030,我們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和實踐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以更系統、更整體的思維推進素質教育再出發👵🏿。
瞿振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教授
原文刊載於《人民日報》